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椎肿瘤单侧关节突关节切除后的稳定性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肿瘤单侧关节突关节切除后稳定性重建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999—2005年存我院骨科手术治疗且得到随访的18例切除单侧关节突关节的颈椎肿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男10例,女8例;年龄16~72岁,平均46岁。神经根受压表现为主者10例,VAS评分2~8分,平均4.2分;脊髓压迫表现为主者8例.ASIA分级C级5例.D级3例。均采用颈后路患侧关节突关节、侧块切除,完整切除肿瘤组织,其中10例行单侧侧块钢板固定植骨融合,8例行双侧侧块钢板固定植骨融合。结果:随访3—60个月,平均20个月,1例透明细胞癌肺转移患者死亡.余存活无复发。10例神经根受压表现为主者术后疼痛VAS评分0—4分,平均1.6分。8例脊髓压迫表现为主者,5例术前C级者术后C级2例、E级3例,3例术前D级者术后D级2例.E级l例。双侧侧块钢板固定植骨融合者术后3个月4例m现骨性融合(其中1例3个月后失访),6个月7例达到骨性融合,内固定无断裂、松动、移位。无颈椎不稳。单侧侧块钢板固定植骨融合者.1例术后5个月出现颈部疼痛;9例在术后9个月骨性融合;1例12个月时仍未能骨性融合,螺钉松动。结论:颈后路侧块钢板同定植骨融合可以实现颈椎肿瘤单侧关节突关节切除后的颈椎稳定性重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培养兔纤维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1月龄新西兰兔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以1,10,100μg/L的bFGF作用细胞,以四氮甲基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并在10μg/L bFGF作用下,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进行细胞周期亚时相分析。结果:在1~100μg/L范围内bFGF对培养纤维软骨细胞的增殖均有促进作用,10μg/L bFGF即可有显著效果。实验组细胞周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和分裂前期及分裂期(G2M)的时间分别为14.58,12.30,11.43h,对照组分别为22.77.17.90,20.62h。结论:bFGF对培养的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能缩短纤维软骨细胞DNA合成G1期及G2M期,从而缩短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分裂增殖。  相似文献   
3.
背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为治疗髋关节发育性不良晚期患者的最佳选择,然而髋关节发育性不良的患者特别是CroweⅣ型因其髋关节解剖结构的显著异常,增加了手术难度且手术方法颇有争议。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Crowe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性不良的疗效及髋臼重建与股骨侧处理的方法。 方法:纳入12例(14髋)Crowe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Harris评分术前平均(35.0±6.8)分,髋臼侧采用小臼杯结合髋臼加深技术安置臼杯假体,股骨侧行转子下短缩截骨放置股骨假体,采用Harris评分评价置换后髋关节功能。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随访1-7年,平均4.6年,2例2髋发生置换过程中股骨大转子不全骨折,予钢丝固定。1例置换后出现坐骨神经刺激症状,1个月后恢复正常,无感染、假体松动及有明显临床表现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股骨侧截骨处均骨性愈合。置换后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平均为(84.0±7.0)分,置换后肢体延长4-6 cm,平均5 cm,短缩的肢体得到满意纠正。说明采用小臼杯、髋臼内陷技术、股骨短缩截骨对Crowe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性不良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能重建关节功能,恢复下肢长度,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办法及疗效..方法:29例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感觉及/或运动障碍.合并后纵切带骨化者16例,合并黄韧带骨化和肥厚者13例。病变部位主要在下胸段(68.3%).上胸段次之(19.5%),中胸段最少(12.2%)。采用后路全椎板截骨、经一侧或两侧关节突和下位横突进入切除突出椎间盘、椎板再植椎管成形术,共切除突出椎侧盘41个,9例加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同定结果:5例出现片发症,其中运动障碍加重2例,脑脊液漏3例。所有患者术后即有感觉恢复,运动功能6个月以内恢复较快,24个月后无明显恢复。24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62个月,平均19个月。疗效评价参照Epstein标准,优11例.良9例,改善2例,差2例,优良率83.33%,总有效率91.67%。术后CT及MRI显示椎板融合成形良好,手术减压满意。结论:胸椎间盘突出症发病部位以下胸段为多.如出现症状多需手术治疗,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相邻椎体1/2椎板截骨原位回植术(ILSLISR)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8月~2008年1月采用后路ILSLISR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38~75岁,平均53.2岁.记录术前和术后3个月、1年、2年时的JOA评分,观察术前和术后3个月、1年、2年正侧位、动力侧位X线片和CT检查,术前和术后CT测量椎管矢状径、横径和侧隐窝矢状径.并与同期接受全椎板截骨原位回植术(LUSR)的31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ILSLISR组术中硬膜撕裂且术后发生脯脊液漏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术后腰腿痛加重3例;LLISR组术中硬膜撕裂且术后发生脑脊液漏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肺栓塞死亡1例,术后腰腿痛加重3例;两组间各并发症发生,卒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随访3~72个月,平均28个月,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椎管矢状径、椎管横径、侧隐窝矢状径均较术前增加(P<0.05);术后2年ILSLISR组JOA评分改善率高于LLISR组(P<0.05).术前两组侧隐窝矢状径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ILSUSR组明显大于LUSR组(P<0.05).术后3个月复查CT两组患者椎板骨性融合,椎管扩大,减压满意,未见骨痂向椎管内生长.未次随访时均无腰椎失稳.结论:ILSUSR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椎管显露充分,减压彻底可靠;与LLISR相比可更好地扩大侧隐窝,术后2年临床效果优于LLISR.  相似文献   
6.
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伴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伴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1998~2003年收治的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有脊髓损伤病人36例,均采用经后路椎管前方减压。[结果]所有病人均得到随访.后凸畸形矫正满意,除3例完全性截瘫病人以外,其他病人均有Frankle分级Ⅰ级以上恢复。[结论]经后正中入路可以有效地实现椎管前方减压。  相似文献   
7.
颈椎哑铃形椎管肿瘤的手术治疗15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颈椎哑铃形椎管肿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颈椎哑铃形椎管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类型、手术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15例均采用颈后正中入路,一次手术切除椎管内外肿瘤,9例随访6个月至5年,患者的症状和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肿瘤复发病例.结论:颈椎哑铃形椎管肿瘤可经颈后正中入路一次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 bFGF)对培养兔纤维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培养 1月龄新西兰兔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以 1, 10, 100 μ g/L的 bFGF作用细胞 , 以四氮甲基唑蓝( 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并在 10 μ g/L bFGF作用下,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进行细胞周期亚时相分析. 结果在 1~ 100 μ g/L范围内 bFGF对培养纤维软骨细胞的增殖均有促进作用, 10 μ g/L bFGF即可有显著效果.实验组细胞周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DNA合成前期 (G1期 ), DNA合成期 (S期 )和分裂前期及分裂期 (G2M)的时间分别为 14.58, 12.30, 11.43 h,对照组分别为 22.77, 17.90, 20.62 h. 结论 bFGF对培养的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能缩短纤维软骨细胞 DNA合成 G1期及 G2M期,从而缩短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分裂增殖.  相似文献   
9.
背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为治疗髋关节发育性不良晚期患者的最佳选择,然而髋关节发育性不良的患者特别是CroweⅣ型因其髋关节解剖结构的显著异常,增加了手术难度且手术方法颇有争议。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Crowe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性不良的疗效及髋臼重建与股骨侧处理的方法。 方法:纳入12例(14髋)Crowe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Harris评分术前平均(35.0±6.8)分,髋臼侧采用小臼杯结合髋臼加深技术安置臼杯假体,股骨侧行转子下短缩截骨放置股骨假体,采用Harris评分评价置换后髋关节功能。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随访1-7年,平均4.6年,2例2髋发生置换过程中股骨大转子不全骨折,予钢丝固定。1例置换后出现坐骨神经刺激症状,1个月后恢复正常,无感染、假体松动及有明显临床表现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股骨侧截骨处均骨性愈合。置换后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平均为(84.0±7.0)分,置换后肢体延长4-6 cm,平均5 cm,短缩的肢体得到满意纠正。说明采用小臼杯、髋臼内陷技术、股骨短缩截骨对Crowe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性不良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能重建关节功能,恢复下肢长度,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腰椎全椎板截骨回植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我院1994年2月~2001年12月行椎板截骨原位回植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52例,随访时间56个月~122个月,平均83个月。通过对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ODI指数,腰腿痛VAS评分,影像学进行随访评估。结果手术时间40~230min,平均97min。术中失血量75~254ml,平均96ml。JOA评分:术前14.2±3.9分,末次随访时24.3±2.8分;ODI指数:术前64.6±10.3%,末次随访时18.5±5.4%;VAS:术前7.4±0.7分,末次随访时1.8±0.5分,JOA好转优良率(80.2%)。手术前后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平片示椎板骨性融合良好,过屈位无后方椎间隙加宽,无脊柱不稳现象;CT检查示12例单侧椎板未愈合,椎管减压满意,未见愈合过程中有骨痂向椎管内生长。患者自觉手术满意率为94.4%。3例患者因症状复发行2次手术,术中观察到椎板下粘连轻微,容易将椎板和硬脊膜分离,术后2例症状消失,1例腰痛症状加重,严重影响生活。结论腰椎椎板截骨原位回植术可明显减少术后腰椎的失稳和手术部位粘连,中远期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一种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